华侨城是一个与城市共同成长的企业。二十多年来,华侨城不仅为城市生活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通过现代服务业集聚型开发模式,深刻影响着所在城市的景象和风貌。
华侨城长期致力于推动公共学问艺术的发展,目前旗下拥有和管理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馆群和华侨城创意学问园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展馆和公益性学问艺术场所,已成为深圳乃至全国学问艺术传播的重要基地。
2012年5月,华侨城OCT当代艺术馆群计划正式对外发布,成为全国首个当代艺术馆群,目前在深圳、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重点城市全面推出。OCT当代艺术馆群将以深圳总馆(原OCT当代艺术中心)作为轴心,形成布局全国的艺术馆群网络,包含了全国首个以先锋艺术设计为定位的华·美术馆,以当代艺术文献与研究为定位的北京馆,以新媒体和建筑艺术为核心的上海馆,以当代绘画与装置艺术为定位的西安馆,以及以当代雕塑和公共艺术为定位的武汉馆。
OCT当代艺术馆群在2012年开展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艺术项目。深圳总馆成功举办了《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书与法——王冬龄、邱振中、徐冰作品展》、《历史之后:作为摄影师的亚历山大·科耶夫》等一系列大型展览。华·美术馆在2012年举办了《十一日谈——杨诘苍个展》、《本能——荷兰设计与时尚的语境》等展览。上海馆于2012年9月正式开馆,举办了《断章取义——杨福东个展》等展览。北京馆、武汉馆、西安馆开馆等各项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OCT当代艺术馆群的创立,一方面形成了全国互通的共享网络,为各区域艺术家、学问机构提供作品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在学问艺术运营模式上,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专业性为目的,集中有利资源为公益学问艺术事业注入活力,为我国学问艺术发展,尤其是非公立艺术馆的运营与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
2012年,华侨城创意学问园举办了多项学问活动。7月,“第一季2012新锐设计师邀请交流沙龙”充分集中珠三角新锐设计师力量,并结合国内外设计行业的青年设计师力量,进行了一次当代创意设计的学术交流活动。10月,“第二届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秉承“世界爵士”理念,寻求与国际接轨,同时根植于城市学问生态之中,培育一方活跃、健康的城市音乐、学问土壤。此外,“首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心灵世界:作为虚拟艺术工程”、“2012创意管理国际论坛暨深港创意创业邀请赛”等学问活动也顺利举办,体现了华侨城乃至深圳的先锋气质。
深圳麦鲁小城密切关注弱势儿童群体,从
在关注弱势儿童群体的同时,深圳麦鲁小城也与壹基金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小市民·微公益”活动,率先开设了“壹基金”小小志愿者公益角色体验,创新性地将儿童从公益服务的对象转换成为实施公益的主体。2012年暑期,有超过200名小朋友参加了麦鲁小城的壹基金义工职业体验,为壹基金旗下的“壹乐园”项目筹款,帮助贫困地区、灾区的学校建设儿童游乐设施。
2012年,企业景区一如既往贯彻实行针对老人、教师、外来劳务工、残疾人、军人及家属等特殊群体的游览政策,同时关注社会群体时下热点需求,开展专项优惠游园活动。2012年,参加企业景区关爱特殊群体优惠游园活动的人数达到95.3万人次。
深圳世界之窗对来深建设者推出关爱优惠门票,在三八节期间对荣获地市级三八红旗手、优秀女干部以及当天出生的女士、当天结婚的夫妇提供免费游园活动,并且在全国“助残日”携手《深圳晚报》开展“小心愿微慈善”关爱活动,让白血病患者实现了“环游世界”的梦想。深圳欢乐谷全年为近9万名来深建设者提供专项优惠,并邀请外来工家庭免费畅游欢乐谷。北京欢乐谷联合北京团市委、《北京青年报》共同举办公益活动,邀请1400余名贫困青年、外来务工人员免费观看《金面王朝》。东部华侨城在2012年暑期,联合《南方都市报》、湖南电视台推出第四届留守儿童圆梦活动,共邀请约40名留守儿童到东部华侨城游玩。
华侨城“小红花”青年乡村支教计划从2008年开始至今,已经深入贵州、江西、湖南等地的乡村小学,不仅为那些生活环境封闭、学习条件简陋的乡村孩子带去了丰富的书籍和文体用品,还通过精心准备的课件向他们展示了不同的世界,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深圳华侨城资产管理企业自2011年6月成立至今,已连续两次赴英德关爱文立希翼小学的贫困学生,员工捐款捐物共计约十余万元。2012年8月暑假,为了拓宽学生们的视野,资产管理企业特邀贫困师生代表赴深参加“欢乐暑期,有爱同行”爱心体验活动。
“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的基本理念是结合上海的学问定位、空间布局和人文环境,与城市同步创造具有中国最高水准的公共艺术景观。该计划自2007年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6年,包括2007年“点穴·隋建国艺术展”、2008年“征兆·汪建伟大型剧场展”、2009年“对视·林天苗艺术展”、2010年“中园·谷文达系列书法园林展”、2011年“无所遁形:刘建华&爱德文·斯瓦克曼对话展”、2012年“冷战美学·王广义个展”。
“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传承华侨城基因,致力于将公共艺术融入成片综合开发运营,使艺术、社区、公众融为一体,创造具有特色的华侨城生活方式。浦江华侨城通过每年的大型个展收藏一至两件具有代表性的空间雕塑并将其永久安顿在城区内,经过若干年积累,形成与城市规划和建筑息息相关的人文历史。这项将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融为一体的计划是中国城市建筑史上的创举,将艺术家的个人创作纳入公共空间,使其成为社区居民共享的艺术作品,为艺术融入生活创造了一条全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