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华侨城股份2013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消费者的责任

2014年04月10日 华侨城股份 浏览量:

1.创新集聚开发模式,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近20年来,企业传承和发扬人文精神,以关怀消费者内心为起点,立足学问旅游,通过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组合。2013年,企业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为目标,继续深化集聚开发模式,探索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2013年5月,企业推出五星级精装公寓“华寓”,受到市场追捧。“华寓”是企业前海颐大厦项目(在建)的产品组成之一,前海颐大厦项目还包含一座白金五星级酒店。企业作为中国主题酒店的引领者,建造了深圳威尼斯酒店、深圳华侨城大酒店、茵特拉根酒店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酒店,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价值互补,企业将酒店与地产结合起来作为一个项目整体进行开发,通过前海颐大厦项目创新推出“酒店+公寓”模式,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2013年9月,华侨城宁波欢乐海岸项目破土动工,该项目是迄今为止宁波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学问旅游综合项目,也是企业在一线城市之外最大的投资项目。10月,华侨城顺德综合项目落地,该项目是企业继深圳总部之后在珠三角的首次战略布局。宁波项目和顺德项目都将以深圳欢乐海岸项目为原型,进一步丰富产品业态,突出“城市大客厅”功能,打造城市级的公共学问空间。

2.主题公园再下一城,经典景区常玩常新

2013年,企业旗下继深圳、北京、成都、上海、武汉之后的第六个欢乐谷,天津欢乐谷于7月27日盛大开园。天津欢乐谷依托7万平方米东丽湖区,拥有全球首个高达70米的圣诞塔与灵异古堡创新组合,亚洲唯一的elloco过山车,国内单轨最长最高的木制过山车,国内最大的逾10万平米的三大恒温室内场馆组合,中国首个运用“全息幻影成像技术”的安徒生动画剧场等多项全球、亚洲和中国之最。同时,天津欢乐谷通过室内场馆的建设,打破气候限制,成为我国北方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四季全天候主题公园。

2013年,企业旗下水公园系列再添新军,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于7月5日开放,云南华侨城温泉水公园于10月26日开放。另外,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的“大黄蜂”水上过山车也于8月1日登场,标志着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世界一流的游乐设备全部开放迎宾。

2013年,各景区持续改善旅游产品品质,通过创新手段,推进新项目建设和老项目更新改造,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娱乐与观赏体验,保持魅力长久不衰。

成都欢乐谷二期“欢乐光年”项目是成都欢乐谷扎根西南四年后的力作,以高科技、室内项目、合家欢、大容量为特色,拥有华侨城文旅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超大球幕飞行影院“飞越西部”、原创主题黑暗乘骑“熊猫侠”、3屏4D全景式影院“深海探奇”三大王牌室内项目,以及X战车、星际飞翔、KAKA汽车、冲浪者等世界一流的游乐项目。锦绣中华·民俗村深入研究泼水节背后的宗教学问,大量借鉴东南亚建筑中的民俗、宗教元素,投资重金改造傣寨泼水节广场。改造后的傣寨泼水节广场占地约1.3万平方米,由十三个单体项目组成,包括泼水广场、佛殿、观演厅、傣族民居、德昂族民居、茶廊、主题餐厅等,让游客更好地体验西双版纳的民俗风情。

在TEA和AECOM联合发布的2012年全球主题公园游客量报告中,华侨城各主题公园2012年接待游客2335万人次,连续第六年列居全球景区集团八强,与排名第七位的雪杉会差距进一步缩小至24万人次。旗下东部华侨城进入世界主题公园25强,深圳欢乐谷、世界之窗、北京欢乐谷和成都欢乐谷均进入了亚太主题公园20强。

3.开展服务提升活动,树立中国好服务品牌

2013年,企业以“品质华侨城 中国好服务”为主题开展服务提升活动。各事业部、子企业及所属企业围绕“品质华侨城,幸福千万家”理念,以创建“标准化服务流程之上的个性化服务”为目标,提升华侨城服务品质,扩大华侨城中国好服务的品牌影响力。

企业旗下旅游事业部围绕“中国好服务”主题,开展“服务标准、服务监督、服务营销、服务激励”四大创新,联合欢乐谷事业部编制了一本《服务运营管理标准》,其中包含《洗手间管理规范》、《景区工服管理规范》、《景区工牌及工卡管理规范》、《垃圾箱及垃圾清运管理规范》等9大制度和规范,建立了一套“服务质量评价系统”,推出了3大服务新品,梳理了一套“服务激励管理制度”,联合欢乐谷事业部拍摄、制作了一本《好服务电子书》,从人性化、细节化的角度感受客户需求,改善游客体验。

企业旗下欢乐谷事业部制定并启动了“HMP”欢乐时刻优质服务提升计划;邀请日本旅游行业资深讲师,融合日本东京迪士尼和大阪环球影城的先进经验,开展服务提升专题培训;推进智慧景区建设,五地欢乐谷作为试点单位已全部实现Wi-Fi网络覆盖,深圳欢乐谷和上海欢乐谷旅游营销管理平台和APP互动应用项目也已进入系统上线准备阶段,极大丰富了各公园的游客体验。

企业旗下各酒店围绕“中国好服务”活动,邀请香港酒店业协会实行总干事、香港理工大学校董吕尚怀作了以“港深广区域酒店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为题的报告,拓宽各酒店管理人员视野;举办深圳地区各酒店服务技能竞赛,提高员工服务技能;推出“酒店+旅游”组合拳,联合近30家酒店及多家景区推出极具性价比的旅游度假组合产品,为宾客提供更丰富的消费选择。2013年9月,华侨城大酒店凭借在质量管理和运营绩效上的突出成就,获得由国家旅游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发的象征国家旅游服务企业最高标准的“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称号。

企业旗下物业企业积极搭建社区学问活动平台,于11月16日至28日举办了华侨城2013年社区学问节。期间推出五大系列主题活动,融合了美食、亲子、养生、摄影、表演等多种形式,为华侨城业主呈现一席社区学问饕餮盛宴,受到了广大社区业主的高度关注。《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新浪网、搜房网等十余家资讯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13年,物业企业继续启动客户满意度调查工作,委托第三方调查企业进行业主满意度调查,引导服务提升工作。

4.节日学问深入人心,度假改变生活方式

经过多年创新积累,企业旗下各景区已经形成了贯穿全年的节庆和主题活动体系,并通过不断创新、注入新的学问内涵、引进新的操作模式有效提升景区吸引力。

2013年,锦绣中华·民俗村继续挖掘中国传统学问,重点提升灯会、花会、庙会三会结合的“春节大庙会”、“锦绣中华赛花节”、端午节、七夕节、泼水节、“月圆锦绣”中秋节系列活动、“迷情聊斋夜”等固定活动品牌的品质和生命力,同时推出五一“武林大会”展现中华武术学问。深圳世界之窗以世界学问风情为着力点,策划推出“世界风情中国年”、五一“荷兰鲜花狂欢季”、国庆“北美狂欢节”等主题游活动,同时升级打造历时84天的暑期啤酒节活动,为海内外朋友奉献了一道集啤酒狂欢、学问休闲、演艺游乐于一体的学问盛宴。

2013年,深圳欢乐谷举办了春节、狂欢节、魔术节、万圣节、圣诞新年等大型主题活动及系列应景节庆活动,其中万圣欢乐节延长至38天,期间近39万人次游客进场体验。随着万圣节被更多中国人所接受,万圣节已经走出深圳欢乐谷,相继在北京、成都、上海、武汉、天津欢乐谷举办。2013年,各地欢乐谷共接待120多万人次参加万圣节夜场活动,万圣欢乐节成为国内最大的万圣节节庆连锁品牌。除了举办经典节庆活动以外,北京欢乐谷第五届国际街舞精英争霸赛参赛规模创历年之最,并加入少儿街舞、涂鸦大赛两大赛事创新;上海欢乐谷在水公园盛大开业时,同步推出以“夏浪来袭,水与我狂欢”为主题的2013夏浪音乐节;成都欢乐谷举办了四川省第三届攀岩锦标赛和2013全国青少年攀岩推广活动两大攀岩赛事,树立运动学问品牌;武汉欢乐谷联合华谊兄弟、万达、横店三家院线举办欢乐影片季活动和“康师傅冰红茶巨星见面会”,在全城形成热议话题;天津欢乐谷在恒温30度的“海洋之心”室内水公园内创新举办“首届冬季比基尼热浪潮趴”,给北国冬天带来夏季热潮。

东部华侨城2013全年在四个季度分别策划了踏春度假季、国际杂技节、秋香满城瑞士假日、冰雪圣诞童话新年四个主题,通过每一季度不同的“度假”产品,让更多人体验东部华侨城四季不同的山海风光和度假学问。泰州华侨城举办了以看会船、赏菜花为特色的春季温泉季活动、以水岸歌舞晚会为特色的第四届亲水节、以品溱湖簖蟹为特色的溱湖八鲜美食节、以泰国学问为展示核心的第四届温泉养生节等活动,让度假生活方式和理念深入人心。

5.融入创新科技元素,引领智慧旅游大时代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华侨城作为连续多年入选全球旅游景区集团八强的唯一亚洲企业,一直引领中国乃至亚洲的学问旅游产业发展。2013年,华侨城继续发力智慧旅游建设,为旅游加入“智慧配方”,丰富游客旅游体验,用智慧创想优质生活。

企业旗下东部华侨城全力打造的IMAP智慧旅游应用于2012年9月上线,这是一款专门为度假客户提供东部华侨城景点资源的导航、导览、导游、导购等各类度假指引信息的手机APP应用平台。2013年,东部华侨城在手机APP应用平台基础上,建设基于物联网、无线技术、定位和监控技术的智能网络,实现对包括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信息的及时感知和实时交换,为面向景区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和景区管理流程优化做准备。“东部华侨城景区内部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在2013年9月荣获了2013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未来东部华侨城将全面建成智慧景区,让游客的旅游过程更便捷、更舒适。

企业旗下华侨城学问旅游科技企业是以高科技学问旅游产品的创意、策划、设计、开发、研制及综合服务为核心业务的科技企业,目前已获2项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另外6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提交申请。2013年,华侨城学问旅游科技企业结合现有高科技学问旅游产品,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和动漫游戏开发技术,为华侨城旗下公园和淹城春秋乐园等主题景区量身定制智慧体验系统APP。待未来该产品上线后,可以使游客体验现实和虚拟相互交错的奇妙情境,引领智慧旅游发展新方向。

6.推出新创精品剧目,践行演艺输出模式

在华侨城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14个大型综合旅游项目中,每天大大小小演出达200多场次,累计接待观众已超7600万人次,旅游演艺规模在全国排在第一位。

作为中国旅游演艺产业的开创者和领跑者,企业一直以来通过理念开拓、模式改革和技术创新,为消费者不断推出极具创意的学问演艺产品。2013年,企业推出新创剧目《凤舞东方》、《国风》、《一路阳光》,以先锋戏剧《蛮力》为蓝本打造的《极·力道》也完成了前期创意设计工作。

2013年5月6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凤舞东方》首场国内正式演出登陆世界之窗,获得广大游客一致好评。2012年以来,《凤舞东方》受国家学问部选派,赴欧洲、澳洲多个国家巡演获得成功,所到之处,鲜明的东方韵味和活力四射的现代气息掀起了阵阵中国学问热潮,将悠远深邃的中国学问播撒到世界各地。

2013年5月17日,大型多媒体音舞诗画《国风》走进了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学问产业博览交易会。《国风》以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为底蕴,以经典人物、历史事件、神话故事为主线,融合了舞蹈、魔术、武术、戏曲等多种表现元素。《国风》强调多媒体影像与舞台表演艺术的结合,创造多重视觉空间,让观众在全新的多媒体舞台演绎中感受古典学问的魅力。

2013年9月28日,世界之窗的大型当代都市系列舞台游记《一路阳光》登场。《一路阳光》是一部回归旅游的演艺作品,在剧目中,一群世界五大洲的时尚青年从世界之窗出发去环游世界,将世界旅游风情尽收眼底,一路行走一路感受,并通过多种艺术语言将感受传达给观众。

2013年11月,企业联合百老汇团队完成了《极·力道》项目前期所有的创意设计工作。《极·力道》以《蛮力》为蓝本,集舞蹈、戏剧、音乐和舞台技术为一体,综合运用原表演的舞台手段,表现人在地面、空中和水底不同空间情境下的不同行为,强调感官效果和情绪传达,强调观众与表演的融合。《极·力道》与以往华侨城演艺剧目风格截然不同,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实现了很大突破。

近年来,企业积极探求演艺“走出去”,希翼通过产业化运作实现演艺输出,将华侨城学问演艺项目和背后蕴含的学问带到全国和全世界。2013年6月,一场名为《锦绣神州》的大型音舞诗画演艺作品亮相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获得巨大成功。企业通过《锦绣神州》项目实现华侨城演艺输出的突破性进展,确立了具备演艺资源整合能力的总承包商定位。

7.强化供应链管理规范,从源头狠抓产品质量

企业旗下华力系纸包装企业历来重视产品质量管理,除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以外,还不断尝试改善供应链管理现状,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同实现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目标,履行“实现绿色包装”的社会承诺。

2013年,华力系企业继续推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提升,进一步完善产品品质内部控制体系,事前加强纸板超单生产统计与监督,事中加强过程监督,提高过程控制人员的质量判定技能,事后加强宣教讲解,加大废品再利用力度。通过品质管理的不断加强,废次品率总体下降8%。

2013年,华力系企业从源头狠抓产品质量,完善统一采购制度,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建立供应商分类管理制度,淘汰不合格供应商,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履行产品质量管理规范。

案例:华·生活馆:打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华·生活馆是企业旗下资产管理有限企业精心打造的华侨城社区商业中心,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致力为7.8万侨城居民提供贴心生活服务。华·生活馆位于华侨城深圳本部中心位置,紧靠生态广场,自然环境优美,让人呼吸新鲜空气、乐享自然慢生活。

华·生活馆的建筑设计以丰富消费者感官体验为导向,外观设计以“生态、环保、绿色、生活”为理念核心,以生态广场优美的环境为设计主题,将“树”的形态抽象简化为设计元素,凸显生活馆的生态理念;内部设计以欧洲风情街市概念为主题,将生态、时尚、艺术三者巧妙融合,将购物与游玩体验紧密结合,让人迷失在异国风情小街中。

2013年8月,华·生活馆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动工,截至2013年12月,华·生活馆升级改造已接近完成,华丽揭幕指日可待。在改造工程进行的同时,华·生活馆招商工作也同步进行。秉持对侨城居民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公平、公开、公正”的工作原则,资产管理企业成立招商联合工作组,积极开展招商工作,考察意向商家近百家,综合测评每个商户,力求每家进驻商户都完美契合侨城居民需求。

华·生活馆集餐饮美食、生活家居、时尚精品、美容美发等生活需求于一体,时尚、休闲应有尽有。华·生活馆在准确定位、展现侨城商业学问精髓的同时,营造出符合侨城发展、居民需求的商业氛围,成为华侨城商业学问、休闲娱乐的新地标。

polo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