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华侨城股份2013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境责任

2014年04月10日 华侨城股份 浏览量:

1.敬重自然保护自然,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2013年,企业在旗下项目建设过程中,继续坚持“生态环保大于天”的生态环保理念,秉持“在花园中建城市”的开发理念,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生态人文景区、社区。

7月开放的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位于风景优美的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园共采用26套使用臭氧消毒的集环保节能为一体的独立水处理系统,对园内约21000立方米的水体每隔4至6小时循环消毒净化一次,杜绝水体污染。

成都华侨城实现对府河上游长达3.3公里河道的彻底清理和改造,对府河华侨城段进行环境美化,打造府河景观带,同时完成纯水岸水系改造工程,其中包括大湖水处理、纯水岸水系大循环改造、208水景改造三大项,大大改善了成都华侨城整体水环境。

占地1.83平方公里,历时10年打造的浦江华侨城,整体容积率仅为0.72,而红线内城区绿化率却高达40%以上。为了完善城区环境,提升公共景观品质,企业主动承担了城区红线外数十万平米的市政景观工程,系统性地将浦江华侨城打造成为一个花园社区。

2.提高环境友好性,实践绿色建筑理念

2013年,企业所属企业从建筑群总体规划设计、建筑物单体设计、可再生能源应用、施工过程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继续践行“绿色建筑”理念。

在建筑群总体规划设计中,注重建筑与地貌、植被、水土、风向、日照及气候等外部环境的关系。企业本部社区总平面布局充分利用夏季主导风向来设计建筑物分布和朝向,在满足日照间距的前提下,尽量拉大建筑间距,保证建筑群室内外空间气流顺畅,降低空调使用率。

在建筑物单体设计中则通过构造、材料等技术手段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尽量实现南北通透、自然采光,减少能耗和排放。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及华寓项目在设计过程中聘请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作为LEED(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认证及节能顾问,在设计中就提供项目营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三废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采用大量节能环保技术,力求获得酒店LEED-NC金级认证、公寓LEED-CS金级认证。2013年,华寓已经成为深圳首个国际LEED金级认证绿色环保建筑。

在施工过程中,力求最大限度提高环境友好性。企业本部社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泥头车安全管理,严格规范泥头车行走路径。前海华侨城项目通过场地硬化、局部绿化等多种有效措施防止施工场地水土流失,同时加强施工环境卫生管理,提升施工现场空气质量。西安华侨城在施工过程中用大网覆盖整个项目工地,有效降低了工地扬尘,2013年7月,获得了由陕西省建筑业协会授予的“2013年度陕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

3.关注日常运营细节,履行节能减排承诺

2013年,企业继续积极贯彻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号召,从日常运营细节入手,加大环保投入,通过新技术应用、资源综合利用等方式,切实履行节能减排承诺。

深圳世界之窗将前广场玻璃金字塔的灯光由原来的400瓦投光灯全部改为LED点光源灯,将环球舞台的部分灯具换成LED灯,在效果更加美观的同时达到节能目的;利用景区地势,对雨水管道进行优化改造,将景区二次用水和雨水收集到各区水池,供园林绿化使用。锦绣中华·民俗村将停车场、洗手间灯具更换为LED灯,对空调等使用变频节能装置,月节约用电约14000度;加强供水管路检修,有效杜绝水资源浪费。

东部华侨城加强供水设备和管网的巡查维护,及时修复跑、冒、滴、漏的供水管道,对景区整个区域进行统一的供水调度管理,2013年,供水量下降至180万吨左右,年节水160万吨;优化供电系统运行方式,停用部分变压器、调整报装容量,2013年,景区变压器的报装容量已从原8万KVA下降至4.9万KVA。

深圳欢乐谷在园内项目施工选材时充分考虑材料的循环使用性,提高可循环使用材料占建筑材料总量的比例,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使用由建筑废弃物制作的再生建筑材料。北京欢乐谷将剧院室外景观灯、舞台工作灯、园区景观射灯改为LED灯,完成泡泡球馆空压机变频器节能改造项目,使空压机节能35%。成都欢乐谷积极推广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在办公区及园区全部使用免冲洗防臭环保型小便器,年节水8000多吨;对空调和环境灯光实行集中统一控制,根据天气情况和区域运行模式,调整运行时间。武汉欢乐谷在景区内对卫生间器具冲水时间严格控制,在满足游客使用的前提下,杜绝浪费;严格按“雨污分流”、“污废合流”的原则排放污水及雨水。天津欢乐谷根据不同气温下的热量需求,通过调节耐热潜水泵的变频器工作频率,动态调节用电量。

企业各酒店连续6年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加强节能减排监督,对部分耗能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推行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制。在各酒店办公区域,随处可见环保小贴士,所有灯管都换成了节能灯,双面打印的环保纸成为风尚。各酒店运用先进方法在节能、废物利用以及社区环保承诺上达到最佳效果,并倡导客人理解支撑环保低碳,共同参与绿色酒店建设。各酒店推出了“光盘行动”,在酒店餐厅及员工餐厅中推行,杜绝食物浪费。

案例:华侨城湿地保护工作

华侨城湿地位于欢乐海岸项目北地块,占地面积约68.5万平方米,拥有近4万平方米红树林群落和100多种珍稀鸟类,是中国唯一地处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2007年,深圳市政府委托华侨城管理深圳湾内湖(华侨城湿地前身),经过近6年时间的修复、保护和提升,华侨城湿地已经成为市民亲近自然、接受生态科普教育的自然生态湿地保护区。

2013年,在坚持持续性提升湿地生态环境、不过度干扰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欢乐海岸增加华侨城湿地的开放天数和每天接待人数,同时开放网上预约服务。深圳市义工联环保组以“深圳市义工生态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在华侨城湿地内长期服务,为前来体验的访客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普及专业环保常识。截至2013年底,华侨城湿地共接待2万余名访客体验湿地生态。

2013年,华侨城湿地继续丰富环境教育内涵,深化与各教育机构及学校的合作,定期开展学生团体生态课堂活动。先后与深圳市义工联学生服务组、深圳证券交易所、华侨城小学、央校南山分校、南山外国语学校等机构与学校合作,推广生态课堂。2013年6月,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授予华侨城湿地“深圳市环境教育基地”称号。2013年11月,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授予欢乐海岸“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称号。

案例:云南华侨城电厂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云南华侨城项目毗邻一个总装机容量达1000兆瓦的火力发电厂,云南华侨城创造性地对电厂能源进行综合利用,利用电厂废热、冷却水和直供电对云南华侨城项目进行供热、供水、供电,打造一个真正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利用电厂冷却水废热对云南华侨城主要项目进行集中供热。电厂4台燃煤发电机组中的2台通过从阳宗海抽水进行一次循环冷却,冷却完成后水温可达36℃至37℃,单台机组流量达到10000立方米/小时的冷却水被直接排入阳宗海,大量余热资源被白白浪费。云南华侨城采用溴化锂蒸汽吸取式热泵吸取电厂冷却水余热,然后通过管网将热媒水输送到项目。与常规自建燃气锅炉供热相比,集中供热系统每年可节约能源7138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3500吨/年。

利用电厂1#、2#机组冷却水作为云南华侨城景观和喷灌用水。云南华侨城将电厂冷却水通过重力流方式注入人工湖中,经充分冷却后可用于项目绿植喷灌,既大幅减少阳宗海的热污染,又减少项目从阳宗海取水的成本。

利用电厂直供电进一步降低能源损耗和能源成本。云南华侨城将28000KW热泵余热回收站修建在阳宗海发电厂内,使得余热回收站可以直接使用电厂厂用电,一方面降低了电网用电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使得用电成本大幅降低。云南华侨城毗邻电厂的区域同样实现直接使用电厂厂供电,在降低能源输送损耗的同时,每年可节约电费500万元。

2013年10月,云南华侨城温泉水公园正式亮相。温泉水公园通过电厂烟道余热、蒸汽余热利用以及水源热泵技术充分回收利用电厂余热,用于温泉水保温、酒店空调制冷等,大幅降低公园能耗,使温泉水公园成为一个接近零排放的低碳公园。

polo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