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企业及各下属企业继续响应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号召,从日常运营细节入手,加大环保投入,通过新技术应用、资源综合利用等方式,切实履行节能减排承诺。
泰州华侨城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巡查和维修,减少漏、滴、冒、跑现象;加强技改研究和实施,提高设备运行效能,先后实施了蒸汽管道改造、污水提升井改造、温泉管道保温等;改进工作机制,根据能源使用规律实时调节水温、空调温度及相关照明系统。2015年,泰州华侨城减少天然气消耗12.7万立方,减少电力消耗74万度,以及减少水资源消耗4万立方。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全面遵循LEED绿色认证标准,在运营管理中采用有效的节能及环保措施,确保环保理念落到实处。具体主要包括,第一,成立节能委员会,并定期召开环保节能会议,增强员工节能意识;第二,综合分析酒店营业情况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建立能源统计制度,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针对电、蒸汽、水等能源消耗的管理措施,并将能源消耗与业绩考核挂钩;第三,提倡低碳办公理念,内部办公尽量做到无纸化,持续做好垃圾分类;第四,积极引导客人绿色消费,比如,在员工和客人通道区域放置电池回收箱,提示客人减少毛巾、枕套、床单、浴衣、拖鞋等客用棉织品的更换频率等等。
深圳欢乐谷在项目施工选材时,提高可循环使用材料的选用比例,同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鼓励使用由建筑废弃物制作的再生建筑材料,有效减少由生产、加工新材料所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华侨城湿地位于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腹地,作为“城市之肾”,其拥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已经成为集自然保育、生态游憩与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城市生态博物馆”。2015年,华侨城湿地继续开展改善水质、维护动植物多样性等工作,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在改善水质方面,华侨城湿地每月从深海取换水2次,确保水环境盐度维持在8‰左右,全年共计换水138万立方米,使水质达到18年来的最好水平,保证红树植物和滨海湿地生物的正常生活。
在维护动植物多样性方面,华侨城湿地清除淤泥2.6万方,新造滩涂12000平方米(其中包含4000平方米的竹筏滩涂),新增生态浮床300平方米,补种秋茄、木榄、桐花树等红树共计逾2000平方米15000余株,吸引了寿带鸟、画眉、黑卷尾、金翅雀、白眉鸭和黑腹滨鹬等更多鸟类进入;重点清除薇甘菊、五爪金龙和银合欢等入侵植物约15万平方米,改善了入侵植物破坏植物多样性的现状,确保本地物种保有合理的生态位。
为了总结几年来的生态环境维护工作,华侨城湿地已经着手编制《华侨城湿地生态状况绿皮书》和《华侨城湿地生态修复示范与评估》,回顾修复过程和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华侨城乃至全国其他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提供技术参考,助力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
为响应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开展的中国自然学校标准化行动,深圳市华会所生态环保基金会从2014年开始与深圳市人居委合作援建深圳自然学校,截至2015年底,已经分别与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深圳市人居委、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等合作援建自然学校共12所。
2015年,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作为首家由深圳市华会所生态环保基金会援建的自然学校,积极发挥自然教育功能,让更多的人通过自然学校重返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1月,在第20个“世界湿地日”来临之际,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联合深圳市林业局和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在华侨城湿地开展了“世界湿地日”系列宣传活动,推出公众生态讲堂,让公众学习湿地常识,体验湿地之美;3月,承办以“关注候鸟 保护生态”为主题的第三十四届“爱鸟周”活动,活动迎来了碧海小学、深圳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共200余人,增强了市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4月,举办以保护红树林为主要内容的“世界地球日”自然教育活动,使少年儿童有机会接触自然、认识自然;9月,新研发的“无痕湿地”课程首次开课,让大家对“走过不留痕”有了新的认识,对户外行为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有了新的思考。
2015年,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共研发“小鸟课堂”、“自然FUN课堂”、“无痕湿地”等12种课程,共开展培训52场次,培训人数达到1,320人次。2015年,华侨城湿地的入园总人数达到37,515人次,共组织各类活动149场次,吸引超过12,868人次参加。
垃圾处理不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会导致空气、地下水、土壤污染和资源浪费,并最终危及人类生存。目前,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从政府到民间都在积极应对垃圾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孟加拉、菲律宾,都在因地制宜的制定垃圾回收利用政策和开发相应技术,均在试点地区取得良好效果。为了使“零废弃”概念在中国得到实践,从2015年初开始,深圳市华会所生态环保基金会与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合作设计、开展“零废弃”项目。
项目方案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华侨城湿地零废弃生活园项目方案》,即在华侨城湿地建设零废弃生态教育展示区,一期工程通过园艺垃圾堆肥、鱼菜共生系统、蔬菜花卉种植向青少年展示有机物的循环转化过程,倡导敬重自然循环、物尽其用的环保生活理念;另一个是《华侨城蓝楹湾度假公寓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实施方案》,在蓝楹湾度假公寓采取国外比较流行的DOOR-TO-DOOR垃圾收运模式,即在度假公寓公共场所不设立垃圾桶,每天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及垃圾回收制度定时上门回收垃圾,并且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逐步达到减少垃圾排放、改善社区环境的目的。
3月,“零废弃”项目正式启动,零废弃生态教育展示区开工建设;5月,蓝楹湾度假公寓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试运行;11月,零废弃生态教育展示区面向公众开放。
2015年是“零废弃”项目的启动年,为实践“零废弃”理念踏出了关键第一步。2016年,“零废弃”项目将继续进行,预计将在欢乐海岸咖啡店商家、万豪行政公寓、蓝汐精品酒店实施。未来,“零废弃”项目将在华侨城酒店与物业群推广,以期改善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实践可持续的生活方式。